阿里地区,西藏自治区辖地区,古称“羊同”“纳里”“俄力思”,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北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临那曲市、东南依日喀则市,西南和西部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为界;总面积33.717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阿里地区辖7个县,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截至2022年末,阿里地区常住人口12.3万人,居住着藏、汉、蒙、回、维等34个民族。
阿里地区原是象雄部落的活动区域;4至5世纪,建立象雄王国,后成为吐蕃属地;11世纪,建立古格王国;元至元二年(1265年),古格王国随西藏一起归属元朝;清代,设“维阿里噶本”,管辖原古格王国辖境;1960年,设阿里专区;1970年,改称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是西藏自治区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国家安全屏障西部战略要地、中国矿产资源储备基地、中国西部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和高原特色牧业生产基地,也是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有“千山之宗,万水之源”之称,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平行排列。冈仁波齐、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札达土林等均为著名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阿里地区辖7个县,共有7个镇和30个乡。
位置境域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东隔大横山、果干加年山、马尔岗木山、各扎山、欠甲纳博山诸山,临那曲市;东南抵冈底斯山脉中段,依日喀则市;北倚昆仑山脉南麓,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南和西部靠喜马拉雅山脉西段,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为界。介于东经78°24′~86°20′,北纬29°41′~35°52′之间,东西跨度742千米,南北跨度688千米,面积33.717万平方千米。
教育
2022年,阿里地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5所,比上年增加1所。其中,幼儿园98所,小学37所(含7个教学点),初中7所,高中2所,职校1所。教职工人数2158人,比上年增加81人。在校学生25597人,比上年增加795人、增长3.2%。全地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初中学毛入学率达107.92%,比上年下降2.3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