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古称河州,是甘肃省辖自治州,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两个民族自治州之一,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甘肃省中部西南面,黄河上游,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东北部干旱,河谷川塬区温和,总面积8169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9月,临夏回族自治州下辖1个县级市、7个县。截至2024年末,临夏回族自治州常住人口209.93万人。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是文成公主进藏的途经之地,素有“西部旱码头”、“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美誉。临夏紧靠兰州、毗邻藏区,是内地连接藏区的重要经济通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以前就有先民居住,自秦汉以来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称河州。是中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因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彩陶王”出土于临夏,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有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花儿”,被誉为“中国花儿之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9月,临夏回族自治州下辖1个县级市、7个县: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共123个乡镇、7个街道、1089个行政村、106个社区。州人民政府驻临夏市红园路8号。
位置境域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36′12之间。东临洮河与定西市相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全州总面积8169平方千米。
教育
截至2023年末,临夏回族自治州各级各类学校2445所,其中幼儿园1250所,小学108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6所,初级中学64所,完全中学6所,高级中学13所,开放大学1所,中职学校1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高职院校1所。其中高中招生16905人,在校生46437人,毕业生12728人;初中招生38098人,在校生104166人,毕业生29450人;普通小学招生42493人,在校生257924人,毕业生38507人;中职教育招生3500人,在校生7154人,毕业生811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07132人。全州中职专任教师642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2155人,小学专任教师15983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0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