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16年的河洛师范学校,历经河南省立河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学校、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诸阶段,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为现名。2007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5年获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资格,2018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河南省首批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占地约2850亩;固定资产总值约29.95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达268.63万册;设有22个学院,2个公共教研部,开设57个本科招生专业;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00余人,博士58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0000余人。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洛阳师范学院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60余人;省级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个、教学团队6个,中原名师2人、教学名师8人;教师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称号200余人次。

洛阳师范学院部分师资

洛阳师范学院院系专业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2个公共教研部,开设57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洛阳师范学院硕士项目

洛阳师范学院博士项目

洛阳师范学院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省级特色骨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7个。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3个。

洛阳师范学院博士后项目

洛阳师范学院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获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文旅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创新联盟、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功能导向多孔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旅游公共服务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30余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3月,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获批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艺术基金等科研项目11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量连续多年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出版著作160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400余篇,获国家专利34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


“十二五”期间,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42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6项;获批科研项目资助经费6480余万元;获得科研成果奖励580余项,其中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3项、省科技进步奖6项;教师出版著作29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865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1183篇,在国家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10多篇;申请获得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153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3月,图书馆馆藏图书达268.6余万册,数字资源量1533余万册,中外文期刊53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28个,各类型特藏文献27000余册(件)。2000年以来,累计征集河洛地区墓志、石刻艺术品600余件,碑、志、铭刻拓影2500余件,地契1800余种。




学术期刊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为洛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刊物按学科设置栏目,另有“休闲文化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河洛文化研究”、 “中国古典解释学”、“女性文学研究”、“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等专栏,并有“学术平台”刊载精彩短论;1999年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河南省高校学报优秀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世界图书》1991年第8期专题文献将该刊列入“我国社会科学常用期刊”;为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全文收入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有关网络传播。

洛阳师范学院论文期刊

洛阳师范学院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根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与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美国阿克伦大学、爱尔兰卡罗理工学院、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波兰比亚韦斯托克大学、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等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海外办学、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流互换、教师访学进修、科学联合研究等多形式、宽领域的合作,签署对外合作交流协议30余项。2005年学校加入了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

洛阳师范学院联合办学硕士

洛阳师范学院联合办学博士

洛阳师范学院更多介绍

校区情况


安乐校区(已搬迁)

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路71号,现已搬迁。


伊滨校区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规划于2011年11月。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建设用地范围东至柿园街,西至玉泉街,南至吉庆路,北至白塔路,地理勘测后的占地总面积2855.36亩。主要规划建设内容为文、理、工、艺、体专业各类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行政用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师公寓,风雨操场,生活及附属用房等,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9.32万平方米。




校园环境


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座落于学校中轴线上,建筑面积52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六层,汉魏风格,方鼎造型,象征学生、学校、学问齐头并进;外立面采取古代书简的造型,寓意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


截至2023年12月,图书馆拥有阅览座位4200余个,馆藏纸质书刊268余万册,电子图书267万种,中外文期刊5307种,中外文数据库28个。此外,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质量明显提高,数量不断丰富。2000年以来,累计征集河洛地区墓志、石刻艺术品600余件,碑、志、铭刻拓影2500余件,地契1800余种。学校以特色馆藏为依托建立了“河洛文化数字图书馆”“河洛古代石刻艺术馆”“古代契约文书珍藏馆”“汉画艺术博物馆”,国家教育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对此给予高度评价。2011年12月被河南省政府授予首批“河南省古籍保护重点单位”。2013年2月古籍整理研究中心获批洛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