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河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简称“洛阳理工(LIT)”。该校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东盟建材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主席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新材料专业协作会理事长单位、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


学校前身为1956年创立的三门峡水力发电学校,后历经洛阳地质勘探学校、洛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由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洛阳大学合并,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更名为洛阳理工学院。2013年,获批河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本科院校,2021年,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截止2024年7月,洛阳理工学院在软科中国大学排第456名。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王城、开元、九都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6亿元,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5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7万人,教职工近1900人;省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样板课等80余门;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6个,省部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5个。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洛阳理工学院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现有教职工近19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460余人,“双师型”教师12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近200人。聘有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学者在内的讲座教授、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100余人,企业优秀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800余人。

洛阳理工学院部分师资

洛阳理工学院院系专业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58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历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洛阳理工学院硕士项目

洛阳理工学院博士项目

洛阳理工学院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洛阳理工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9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

洛阳理工学院博士后项目

洛阳理工学院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洛阳理工学院建有首批河南科技智库研究基地、河南省特种防护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复合刀具与精密加工国际联合实验室等30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与洛阳市人民政府、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联合水泥有限公司、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300余家地方政府、产业集聚区、企业单位开展政产学研合作。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近年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300项,获中国专利银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励近50项。与1200多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500余项,到账经费近4亿元。获知识产权近1400项,实现专利成果转移转化近200项、1900万元。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2月,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38.88万册,纸质报刊527种,生均纸质图书88.36册。馆藏文献涵盖工学、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收藏有《景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民国丛书》和《四部丛刊》等大型套书,业已形成学科文献门类比较齐全、以建材等专业文献为重点、以大型套书资源和河洛文化研究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全馆现有12个书库(开放阅览区),总阅览座位4057个。




电子资源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电子图书469.92万册,电子期刊79.8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5个。构建了纸质图书与电子文献、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学术期刊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洛阳理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大16开本96页,为季刊;常设栏目有:材料化学与环境工程、土木与交通、机械与自动化、计算机与数理、教育教学等;刊登自然科学学科领域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专题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同时也刊登有价值的科技创新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成果等,对于教育教学研究类型的论文择优发表。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洛阳理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大16开本96页,为双月刊;常设栏目有:河洛文化、政史研究、经管论丛、艺文采英、学苑杂谈等,河洛文化为本刊特色栏目;刊登社会科学学科领域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专题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等,对于教育教学研究类型的论文择优发表。

洛阳理工学院论文期刊

洛阳理工学院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坚持开门办学,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互通互鉴。学校与英国、韩国、俄罗斯等14个国家31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与芬兰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共建“中芬应用技术大学示范校”、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联合建立材料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大学建立复合刀具与精密加工国际联合实验室、与韩国全北大学建立新型功能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拥有4个合作办学项目,并接收留学生。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承担商务部国际援外培训项目多项。与郑州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积极落实京豫、豫沪教育合作项目,与北京物资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洛阳理工学院联合办学硕士

洛阳理工学院联合办学博士

洛阳理工学院更多介绍

校区情况


洛阳理工学院有王城、开元、九都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


王城校区

王城校区简称“东区”,位于洛龙区王城大道90号,是主校区,其特点是理工科性,设施完备。王城校区图书馆共有四层,内设有朗读专区,出入及借阅书籍都需要凭借一卡通;王城校区教学楼分为A、B、C、D、E、F楼,教学楼内设施完善,大多都有自动贩卖机和电梯,其中A楼又称公共教学楼,学习气氛浓厚,日常大多课程都在这里完成。此外,王城校区的食堂有铭一餐厅和铭二餐厅,每个餐厅都有三层,铭二餐厅由于位于男寝附近。王城校区关于运动有东田径场、西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和体育馆。王城校区有两个广场,分别为鼎元广场和镜月广场,会举办开学典礼、荧光夜跑、跳瘙市场等活动。


开元校区

开元校区位于洛龙区学子街8号。校区内设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开元校区除了有南门和东门,还有距离琇苑很近的北门以及与商业街相连的西门。校区内设有图书馆、教学楼ABCD、外语楼、师范楼、琴楼等。


九都校区

九都校区简称“北区”,是洛阳理工学院分校区,位于涧西区珠江路与九都西路交叉口。校区内设有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校园占地面积虽偏小,但设施齐全 环境优美附近有万达、王府井等休闲商店。




校园环境


蘑菇亭

冬暖夏凉的蘑菇亭是成为九都的代名词,这里的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可到此处写生。


鼎元广场

鼎元广场又名王城校区活动圣地,王城校区大多的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而这里也有一个洛理的标志性建筑。那便是广场前方的日晷。随着太阳位置的转变,晷针缓缓转动。


太学广场

学校承古代太学之余续,获专权摹刻稀世文物辟庸碑一通,辟庸碑又称太学碑,故名太学广场。


开元校区南门

作为多年录取通知书的封面,开元校区的南大门是必经打卡点。雕梁画栋,古色古韵,与千年古都洛阳相呼应。


洛阳理工学院博物馆

洛阳理工学院博物馆全省首家以高校命名的省级行业博物馆。此前,洛阳理工学院博物馆还获评早期中国研究中心研学基地、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洛阳理工学院博物馆位于洛阳理工学院开元校区图书馆五楼,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是由河南省文物局备案的省级国有行业博物馆。馆内开放四个主题展馆和一个辅助功能区,即李进学艺术馆、碑刻文书陈列馆、李準先生纪念室、特色文献馆和文化交流区,截至2022年9月,馆藏文物2532件(套),其中,清代以来名人字画、洛阳作家李準先生日记手稿、唐宋墓志及拓片、清代延至民国地契文书最具特色。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