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学院

平顶山学院(Pingdingshan University)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平顶山市,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平顶山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10月的平顶山师范学校,1977年8月经批准在平顶山市师范学校附设大专班,于1984年改为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24年11月,河南省医药卫生学校并入平顶山学院,成为平顶山学院东湖校区。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湖滨、崇文和东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1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亿元,馆藏图书308.4万册;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有58个本科专业,3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类别;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1349人。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平顶山学院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学位)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近500人;拥有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200余人,聘请300余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平顶山学院部分师资

平顶山学院院系专业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9个教学单位,开设5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管、理、文、医、教、经、法、艺等九个学科门类。

平顶山学院硕士项目

平顶山学院博士项目

平顶山学院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机械、教育

平顶山学院博士后项目

平顶山学院学术资源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态经济型木本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中原学者工作站,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智库、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学校与平高集团等联合开展高压智能电器研发,在中石油陕西长庆油田、平高集团、美国伊顿电气、皖电东送等中国国内外企业及重大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研发的IST-701无线放电定位系统,功能替代了进口产品。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开发的变电站接地网多通道检测系统,使变电站接地网腐蚀检测的效率提升10倍以上,实现了非开挖而进行接地网腐蚀支路的精准定位,使变电站接地网腐蚀检测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河南省生态经济型木本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以林木花卉种质资源库建设为基础,以服务林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解决制约林木关键育种技术、新品种培育及推广示范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促进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支撑经济和生态经济型木本植物产业协同发展为目标开展研究,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国家林草局梁希科技进步奖,承担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种质资源库建设、河南省科技兴林等项目50余项。陶瓷学院承担的唐代花釉瓷复仿制作技术项目,恢复了失传千年的唐代花釉瓷制作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出版“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20世纪中国陶瓷雕塑全集》(12卷),收录了20世纪大陆及台湾地区各瓷区代表性窑口的4000余件作品,对20世纪中国陶瓷雕塑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填补了中国陶瓷雕塑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78.86万余册,电子图书125.70万册,电子期刊20.38万多册、学位论文(电子)364.67万余篇、音视频资源时长31356小时,涵盖文、史、哲、经、法、外、艺、理、工、管、医等多个学科,特别是收藏了《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古今图书集成》《民国丛书》《经义考》《玉海》《三怡堂丛书》《愚斋存稿初刊》《太平御览》以及河南地方志等特色珍贵文献资源;购置有CNKI知识资源总库、畅想之星电子图书、SpringerLink电子期刊等中外文数据资源30个。




学术期刊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平顶山学院学报》是学校主办的一本学术性理论期刊,创刊于1986年,经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1月开始公开发行,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执行优秀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检索核心期刊。

学报开设有“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河南作家作品研究”、“应用数学”、“中部崛起论坛”、“传统文化研究”等常设栏目,其中“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河南作家作品研究”、“中部崛起论坛”是专栏。

平顶山学院论文期刊

平顶山学院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西班牙等30余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获批与西班牙高校共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层次非独立法人机构“马拉加工程学院”,获批以西班牙语为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平顶山学院西班牙语中心”。与平顶山市政府、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大河网、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等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了9个产业学院,其中尼龙新材料学院、鲲鹏产业学院、智能电力装备行业学院、陶瓷工业设计学院、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产业学院、能源电子信息行业学院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产业(行业)学院。与河南省信访局、平顶山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合作共建了河南人民信访与社会问题研究院、平顶山市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新型智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平顶山学院联合办学硕士

平顶山学院联合办学博士

平顶山学院更多介绍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全校分为湖滨校区和崇文校区。两校区合计占地15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1万余平方米。


崇文校区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崇文路2号。建有人体生命科学馆等设施。


湖滨校区

湖滨校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未来路南段,为学校本部,南临平西湖,西接新城区,占地1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校区采用“一轴、一带、两环”布局,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教工生活区、后勤服务区和园林风景六大功能区。




校园环境


崇文校区主楼

崇文校区主楼,于2003年投入使用,2010年整体项目竣工。


北门广场

北门广场为湖滨校区中心广场,两旁教学楼围绕,下方为停车场。


南门广场

南门广场位于平西湖旁,是湖滨校区内最大广场。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