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态经济型木本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中原学者工作站,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智库、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学校与平高集团等联合开展高压智能电器研发,在中石油陕西长庆油田、平高集团、美国伊顿电气、皖电东送等中国国内外企业及重大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研发的IST-701无线放电定位系统,功能替代了进口产品。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开发的变电站接地网多通道检测系统,使变电站接地网腐蚀检测的效率提升10倍以上,实现了非开挖而进行接地网腐蚀支路的精准定位,使变电站接地网腐蚀检测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河南省生态经济型木本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以林木花卉种质资源库建设为基础,以服务林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解决制约林木关键育种技术、新品种培育及推广示范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促进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支撑经济和生态经济型木本植物产业协同发展为目标开展研究,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国家林草局梁希科技进步奖,承担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种质资源库建设、河南省科技兴林等项目50余项。陶瓷学院承担的唐代花釉瓷复仿制作技术项目,恢复了失传千年的唐代花釉瓷制作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出版“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20世纪中国陶瓷雕塑全集》(12卷),收录了20世纪大陆及台湾地区各瓷区代表性窑口的4000余件作品,对20世纪中国陶瓷雕塑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填补了中国陶瓷雕塑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78.86万余册,电子图书125.70万册,电子期刊20.38万多册、学位论文(电子)364.67万余篇、音视频资源时长31356小时,涵盖文、史、哲、经、法、外、艺、理、工、管、医等多个学科,特别是收藏了《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古今图书集成》《民国丛书》《经义考》《玉海》《三怡堂丛书》《愚斋存稿初刊》《太平御览》以及河南地方志等特色珍贵文献资源;购置有CNKI知识资源总库、畅想之星电子图书、SpringerLink电子期刊等中外文数据资源30个。
学术期刊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平顶山学院学报》是学校主办的一本学术性理论期刊,创刊于1986年,经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1月开始公开发行,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执行优秀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检索核心期刊。
学报开设有“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河南作家作品研究”、“应用数学”、“中部崛起论坛”、“传统文化研究”等常设栏目,其中“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河南作家作品研究”、“中部崛起论坛”是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