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轻工大”(WHPU),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


1951年,武汉市会计中等技术学校成立,此后历经多次更名和调整,于1960年1月发展为武汉粮食工业专科学校。1972年5月,学校被重新命名为湖北省粮食学校,并在1978年12月更名为武汉粮食工业学校。1993年5月更名为武汉食品工业学院。1999年5月,学校定名为武汉工业学院。2000年8月和2003年11月,武汉交通卫生学校、湖北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先后整体并入学校。2013年,定名为武汉轻工大学。自2014年加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18年,成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并入选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截至2024年11月,武汉轻工大学有常青花园和金银湖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6亿元,馆藏纸质文献196万余册,电子图书234万余册;设有17个教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70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4个、自设交叉学科硕士点4个;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武汉轻工大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武汉轻工大学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800余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省部级专家名师150余人次,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50余个,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汇聚了一批在粮食、畜牧饲料、水产等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武汉轻工大学部分师资

武汉轻工大学院系专业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17个教学院(部),涵盖工、农、管、理、经、法、文、医、艺等多学科,开设本科专业70个。

武汉轻工大学硕士项目

武汉轻工大学博士项目

武汉轻工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2022年,学校入选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截至2025年1月,武汉轻工大学有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4个、自设交叉学科硕士点4个,其中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4个、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多年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工程学”“农业科学”“化学”“临床医学”等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4年7月31日,新增畜牧学博士点。 

武汉轻工大学博士后项目

武汉轻工大学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1月,武汉轻工大学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71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建有全国唯一的“中国油脂博物馆”。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9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900余部;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4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项。获授权专利29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300余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5月11日,武汉轻工大学图书馆总面积4.1万平方米,拥有各类座位共3500多个;建设有2套电子阅览室,设置机位250个;建有5个研讨室,配置触摸大屏等设施;建有2套多功能报告厅,配置投影仪等设备。图书馆的纸质文献超过196万余册。




电子资源


截至2024年5月11日,武汉轻工大学图书馆有电子资源数据库53种,涵盖期刊、图书、学位论文、音视频、图片、报告、标准、年鉴、教程等多种文献资源,电子期刊50万余册,电子图书234万余册,学位论文1011.82万册,拥有7个优势特色学科相关数据库和机构知识库平台。图书馆独立建设数据中心机房,现有17台服务器,8套独立存储设备,容量达143.5T。




学术期刊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原《武汉工业学院学报》)是武汉轻工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工程技术、管理科学等为主要刊登内容。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台湾(CEPS)数据资料库的收录期刊,公开发行。该刊刊登内容涵盖食品、生物、化工、机械、电气、计算机、交通、建筑与土木工程、营养与安全、数学、物理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主要栏目有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工程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高等教育研究和综述等。2018年变更为双月刊。

武汉轻工大学论文期刊

武汉轻工大学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1月,武汉轻工大学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巴西、智利、阿根廷、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南非、肯尼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开展了国际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学校坚持推进国际化办学,稳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实施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武汉论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实施国际学生学历教育项目,招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国际学生,做好“留学轻工大”品牌。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武汉轻工大学联合办学硕士

武汉轻工大学联合办学博士

武汉轻工大学更多介绍

校区情况


常青花园校区

武汉轻工大学常青花园校区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邮编为430023。


金银湖校区

武汉轻工大学金银湖校区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环湖中路36号,邮编为430048。


临空校区(在建)

该校区位于孝感市临空区教育科研园内,临空校区总投资约4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教室、学术交流中心、创新科研实训基地、展览馆、校医院以及教师周转房等。临空校区于2022年4月份开工,建设周期为4年,建成后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2万人,届时武汉轻工大学将形成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建成后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2万人,常青校区将整体搬迁至该校区。




校园环境


油脂博物馆

中国油脂博物馆是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和武汉轻工大学共建共管的一座高质量、高水平的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的油脂博物馆,2021年10月建成开馆,有室内面积2500余平方米,室外油料文化园10000余平方米,总面积12500余平方米,馆藏展品丰富,是中国粮油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油脂分会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食用油质量与安全)科普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其展陈是对油脂发展历程的全方位展示,包括古代油脂、近代油脂工业发展、油脂行业名家名人、油脂分会发展沿革、油脂名校名企、油脂标准、油脂科普、国家油脂安全等八大展区,并配有一个油品临展区,以及室外油料文化园。


图书馆

武汉轻工大学图书馆发轫于1951年,1980年起独立建馆,2001年与武汉交通卫校图书馆合并,1999年常青校区图书馆启用,2009年金银湖校区图书馆建成启用。目前是一馆两舍多校区办馆格局。两校区馆舍总面积4.1万平方米,拥有各类座位共3500多个;建设有2套电子阅览室,设置机位250个;建有5个研讨室,配置触摸大屏等设施;建有2套多功能报告厅,配置投影仪等设备 。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