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学院

武汉城市学院(City University of Wuhan)是非营利性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于2002年7月成立,前身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为武汉城市学院。


截至2023年5月,学校2占地1763.54亩,校舍建筑面积59.45万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10600.24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8.67万册;设有8个教学单位,开设37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有专任教师637人,有在校生19827人。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武汉城市学院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63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544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0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8人。

武汉城市学院部分师资

武汉城市学院院系专业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8个教学单位,开设37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

武汉城市学院硕士项目

武汉城市学院博士项目

武汉城市学院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

武汉城市学院博士后项目

武汉城市学院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校级研究中心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5月,近三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科研课题5项、教研课题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横向科研课题25项;校级科研课题63项、教研课题98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8.67万余册,电子图书62万册,电子版中文期刊10000余种,电子版外文期刊6000余种,博硕士学位论文220万篇。

武汉城市学院论文期刊

武汉城市学院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中国境外24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向英、法、美、日、韩、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地区高校派遣交流生;学校护理专业与德国海斯特曼护理学院合作进行订单班人才培养;先后与英国的密德萨斯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诺森比亚大学,美国的华圣本大学、贝佛大学,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日本的久留米大学、神户国际大学、长崎外国语大学,韩国的启明大学、建国大学、大邱加图立大学,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台湾的朝阳科技大学、育达商业科技大学等结为姊妹学校,在专业设置、教材建设、学术交流以及互派教师、互派学生、互认学分,互发毕业证书,互通教学情报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韩国的建国大学在该校设立了华中第二家办事点。

武汉城市学院联合办学硕士

武汉城市学院联合办学博士

武汉城市学院更多介绍

校区情况


武汉城市学院有武汉、红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763.54亩,校舍建筑面积59.45万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完善。建有实验实训室77个,教学实验仪器设备10600.24万元。截至2023年5月,有在校生19827人,37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文、理、工、医、管理、艺术等7大学科门类。


东湖校区(主校区)

该校区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管理区黄家大湾1号。


红安校区

该校区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觅儿镇金山大道18号,于2021年2月开工建设,2022年9月投入使用,共有医学、外语学、艺术学、城建学、经管学等7个学部、36个专业。




校园环境


武汉城市学院主校区位于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坐拥湖光山色,尽享世界级绿道5A级景区秀丽风光,红安校区位于红色革命发源地,举世闻名的将军故里,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天然。


东湖风景区

东湖风景区是以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为主业的功能区。湖造氧,东湖滋润着万千动植物,以130余公里湖岸轮廓,蜿蜒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湿地景观,构成武汉别具一格的“湖城”天际线。33平方公里水域坐落城中,34座山峰环湖而立,102公里绿道链接肌体,120余个岛渚星罗棋布,13个植物专类园四季绽放,数百种珍稀鸟遨游湖山。


红安革命发源地

1983年11月,徐向前元帅挥笔为红安题词:“红安是黄麻起义的发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她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功绩是永不磨灭的。”这块红色的土地走出了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王近山等61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两百多位共和国的高级干部和将领。1985年,徐向前为红安题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中国第一将军县”成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世界罕见的人文奇观。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