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广西2011计划、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世界手法医学联盟、中俄中医药创新发展联盟、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北部湾海洋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成员单位;是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发展的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源于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南宁区医药研究所,1941年省立南宁区、梧州区、桂林区三所医药研究所合并为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1949年12月学校停办,1956年恢复办学,成立南宁中医学校。1957年梧州中医学校并入组成广西中医学校,1958年更名为广西中医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广西中医学院,1970年南宁医学专科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广西中医学院。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2015年12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2022年6月,广西中医药管理局确定该校为“广西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1月29日,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仙葫、明秀、北湖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00多亩;设有16个学院,3个直属公共教学部,有本科专业25个;有专任教师844人,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人。2023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广西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44人,有博士生导师81人、硕士生导师856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46.68%。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厅级、校级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近五年有58人次获得国家级人才项目或荣誉称号,124人次获得省级人才项目或荣誉称号。有国医大师3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1人、全国名中医4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54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8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中共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7人等。

广西中医药大学部分师资

广西中医药大学院系专业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3个直属公共教学部,有15所附属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2所),1所附设中医学校,1家制药有限公司,1所独立学院;有本科专业25个。

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项目

广西中医药大学博士项目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3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2个;有广西一流学科3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西重点学科6个,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2个;广西中医药重点学科(含培育)55个。在2022年最新的ESI排名中,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2023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广西中医药大学博士后项目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中医药科研三级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含培育)4个。现有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广西科技创新服务提供机构1个;获批“中国-东盟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中心”“北部湾经济区中医药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南分中心”等人才专项3项。




研究成果


2018年以来,学校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220项;获得项目立项3256项,合同资助经费30866.567万元。发表学术论文9584篇,其中SCI 论文1201篇;出版著作235部。有效授权发明专利240件,实用新型专利471件,外观设计专利20件。获得厅局级及以上奖项186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参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


2019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郝小波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葡萄膜炎病证结合诊疗体系构建研究与临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依托单位为国家葡萄膜炎中医诊疗协作组组长单位,继承名老中医专家经验,发挥中医药在免疫性疾病治疗和视功能康复方面优势,针对高致盲率免疫性眼病葡萄膜炎,在理论创新、诊疗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创建了葡萄膜炎“理法方药”完整体系,推动了中医药理论原始创新,提高了临床疗效。


2020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作为第三完成单位、学校邓家刚教授作为第三完成人参与申报的《基于中医原创思维的中药药性理论创新与应用》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以寒热药性为突破口,基于中医原创思维和认知规律,提出整体药性观,创立本原药性和效应药性两个新概念,发现了药性表征规律,拓展了药性应用新领域,重塑寒热药性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策略中的关键地位。




馆藏资源


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22.5万册,纸质中外文期刊3600多种19万册,电子图书350多万册,古籍线装文献近万册,逐步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兼顾医、理、工、管等多学科的馆藏体系。近年来,我馆以服务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加大馆藏资源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开展数字化、现代化、特色化图书馆建设,逐步实现由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的转变,全面推行“藏、借、阅、咨、访、检、合”七位一体的开放服务管理模式。现购置电子资源20个种类,其中中外文数据库22个,电子图书2个,考试学习资源2个;另有免费试用数据库14个。覆盖了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教学素材、中医古籍、认证考试、医药知识、文献服务、学术视频、统一检索等多种类型。




学术期刊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是广西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省级医药科技学术期刊,开设栏目有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学研究、医学检验、名医经验、护理园地、教学研究与管理、针灸推拿、医史文献等。

该刊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广西高校优秀学报。


《广西中医药》

《广西中医药》杂志是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77年,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为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以医疗为主,侧重临床,兼顾学术理论。开辟有临床研究、临床报道、手法医学、针灸经络、学术理论、民族医药、经验总结、八桂名医精方、中药方剂、实验研究、综述及验方集锦等栏目。

《广西中医药》曾先后获广西第三届优秀报刊、第二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期刊、第三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期刊和广西第六届优秀报刊、广西第七届优秀报刊等称号,被12种重要数据库和文摘收录。

广西中医药大学论文期刊

广西中医药大学合作交流

交流合作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在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成立了中—泰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中—加斑马鱼中药筛选联合实验室、中—澳传统药物现代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地区)在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形成以东盟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为中心、辐射全球的对外教育新格局。


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25个国家或地区的94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交换访学、进修合作关系,架起了与国际医药界教育、医疗、科研等合作的桥梁,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加强文化交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西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硕士

广西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博士

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介绍

校区情况


明秀校区

该校区位于中国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有学生在此学习,包括高职类学生、研究生及部分高年级本科生。


仙葫校区

该校区位于中国广西南宁市五合大道13号,是大部分本科类专业学生主要教学地点。


北湖校区

该校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北湖北路52号。




校园环境


《问道》雕塑

该雕塑位于仙葫校区教学楼西侧。雕塑《问道》再现了孔子向老子求学的历史瞬间,孔子谦恭有礼,展现了儒家仁礼的道德追求;而老子则神态飘逸,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虚怀若谷的精神。雕塑形神兼备,周围绿竹掩映,春阳照耀,共同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至高境界。


《无限》雕塑

位于明秀校区医学楼与学生宿舍之间,以抽象艺术表现形式,由太极拳及不断向上延伸的两极造型组成,展现了太极的神秘和刚柔之美,突出了太极精神内涵和无限性。


神农阁

该阁位于仙葫校区药师山制高点上,为广西中医学院医疗系78级校友捐建,以炎帝神农氏命名。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International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