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简称“桂电”,位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单位、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生培养单位,是广西唯一长期从事国防科研的高校,也是总装备部通信装备预研项目定向发布的30所高校和北斗ICD授权的高校之一。


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并为学校亲笔题词“为发展电子工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学校蝉联“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银滩、南珠),校园总面积4700余亩;设有18个学院(部),开设有本科专业74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有教职员工34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1000余人。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400余人。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29人,有国家级人才14人次,省部级人才145人次。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广西人才小高地4个、广西创新团队6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部分师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院系专业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18个学院(部),开设有本科专业74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项目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博士项目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与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项目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3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0个、广西应用数学中心1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5个、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3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79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以及同等级别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共计72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8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分为花江校区图书馆、金鸡岭校区图书馆、北海校区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38.65万余册,电子图书200.9万余种,中外文期刊175171种。自2000年以来,先后引进世界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Web of Science、美国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荷兰Elsevier Science期刊全文、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计算机学会ACM等31个国外电子数据库,知网和万方等47个国内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以及Incopat和Innography两个专利数据库,Dialog国家联机检索平台,形成了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相结合、网络资源与本地资源相配套,以电子信息类文献十分丰富为特色,涵盖机械、材料、交通、法律、管理、环境、语言、艺术、数理科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文献协调发展的馆藏体系。




信息资源


2022年校园网主干出口带宽15.3G,无线网络覆盖花江校区和金鸡岭校区的教学、办公及学生宿舍区;已完成从38个业务系统采集数据,建设了11大主题数据集、236个数据标准表,重新梳理1.8亿条数据;建设本科教学信息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爱课堂、第二课堂管理系统、外语智慧学习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公寓管理系统、国际学院智慧课堂云平台等多个信息系统。




学术刊物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是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主管和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本刊1981年创刊,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45-1351/TN,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808X,主要刊载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与计算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有创新、有参考价值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论文期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合作交流

合作办学


截至2025年10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与非洲的80余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访学或学习深造、并长期招收国际学生。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单位,现有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中外合作本科办学项目1个和中英、中爱等校际交流项目。学校与柬埔寨国立马德望大学现有共建孔子学院1所。




项目合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和“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单位,现有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小石城分校中外合作本科办学项目1个和中英、中爱等校际交流项目。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办学硕士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办学博士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多介绍

校园环境


截止到2023年,学校现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分别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北海市银海区,校园总面积4100余亩。


金鸡岭校区

通讯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金鸡路1号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中外校际交流本科项目)、信息与通信学院(中外校际交流本科项目)、商学院。


花江校区

通讯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法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国防生学院(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


北海南珠校区

通讯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南珠大道9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响应国家建设北部湾的号召,秉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在北海市成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等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2013年,成立了海洋信息工程学院,举办本科层次的教育。2016年船舶与海洋工程硕士点获批招生。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2017年9月起在北海校区招收东盟国际留学生,旨在深化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推进东盟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北海银滩校区

通讯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银滩大道88号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International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