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Hohhot Minzu College)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学校建于1953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民族院校。2000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本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校舍面积265981平方米,纸质图书107.46万册,电子图书120.27万册,固定资产总值6.6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37亿元;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42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有教职工690人,其中专任教师517人;有全日制在校生9915人,其中本科生9191人、专科生724人。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690人,其中专任教师51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25.15%、硕士及以上占84.72%,副高及以上职称占44.71%。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8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5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321人才工程”人选12人,“四个一批”人才1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1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5人,自治区教学名师8人,教坛新秀7人,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领军人才3人和骨干人才2人。有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委员1人;聘有一批中国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部分师资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院系专业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42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涵盖教育学、理学、工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硕士项目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博士项目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7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近五年,学校新增各级各类科研立项581项,科研经费达到1.5亿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发表论文1078篇,出版著作125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8项。研究制定了《信息处理用传统蒙古文排序》《信息处理用蒙古文词语标记》等国家标准;制定行业技术规范2项,研发的“蒙汉在线机器翻译系统”获全国机器翻译评测第一名;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民族报》《内蒙古日报》刊发多篇理论文章。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博士后项目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54年,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的图书馆。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体系由校图书馆和各系、处(所)资料室组成,文献信息资源已基本形成与本校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相适应、传统资源和数字资源相结合并为教学科研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图书馆馆舍面积为12464平方米。已形成了以蒙古文文献收藏为重点和特色,普及新闻、法律、经济管理、计算机、外语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语种、多种载体的文献保障体系,馆内收藏文字独特、版本珍贵、内容丰富、具有较高收藏、研究价值的大藏经译著之清代金字抄本《八千颂》、上海版《四库全书》、《乾隆大藏经》等线装古籍以及特色文献共259种3182册。迄今为止,图书馆馆藏总量为107.548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为70.5360万册、电子图书为37.0129万册,引进了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多媒体教学资源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以及维普数据库。




学术期刊


学报《蒙古学研究》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A级学术期刊,被纳入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学术期刊名单。“蒙古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立项为自治区高校“名栏建设”项目,“民俗学研究”、“蒙古思想史研究”2个栏目分别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奖”与“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栏”奖。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论文期刊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学校与蒙古国、白俄罗斯、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教育部“蒙古国研究中心”和国家民委“‘一带一路’沿线‘汉译学’研究中心”等2个国别区域研究中心,主办“民俗文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等学术会议,推进人文交流;与中央民族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南京工业大学和区内有关高校开展合作培养和交流;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自治区唯一一家“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与中国国内7家企业共建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科学、数字经济等7个新兴本科专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呼市新城区、苏尼特左旗、乌拉特后旗、新巴尔虎右旗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4年11月6日,与北控水务共建智慧水务现代产业学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联合办学硕士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联合办学博士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更多介绍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