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沈师大、沈师(SYNU)”,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黄河北大街253号。学校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并主管,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优秀应届本科生推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单位、首批全国教育硕士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沈阳师范大学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2年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2021年,学校党委先后两次荣获辽宁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2年,入选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设27个教学、人才培养单位和19个校属馆、部、中心、研究院(所)及附属机构,开设本科专业77个;拥有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国家一流专业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学校有省级及以上科技类创新平台27个。有教职工2160人,专任教师1295人;全日制本科生21017人,硕士研究生3934人,长短期留学生1100人。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沈阳师范大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沈阳师范大学有教职工2161人,专任教师1298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86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万人计划”人选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1人,省优秀专家5人,省“兴辽英才计划”29人(攀登学者5人、特聘教授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8人,省高校本科教学名师21人,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6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3个。

沈阳师范大学部分师资

沈阳师范大学院系专业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沈阳师范大学设有27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77个,学科专业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

沈阳师范大学硕士项目

沈阳师范大学博士项目

沈阳师范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沈阳师范大学2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层次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2个、培育学科6个;校一流学科6个、二级特色学科22个。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沈阳师范大学有省级及以上科技类创新平台27个,其中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重点实验室14个、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 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个、中试基地1个、星创天地1个、种质资源库1个;省级及以上人文社科类创新平台47个,其中研究基地29个、科普基地7个、校地校企研究院4个、新型智库5个、科技创新智库研究基地2个。




研究成果


从2018年至2023年,沈阳师范大学获批国家级项目173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0项;获批省级以上政府奖92项,学校教师出版著作566部,授权专利207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461篇;学校共发表6篇《自然》杂志学术论文和1篇《科学》杂志学术论文,在中国CNS论文排行榜100强,位居辽宁省第1位,全国第18位;有134件议案建议被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采纳,有60件决策咨政报告获得国家和省市领导的批示。

沈阳师范大学博士后项目

沈阳师范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与电子资源


截至2024年5月,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215万册,中外文期刊300余种;电子图书160余万册,电子期刊3.8万种,多媒体音像资料2万余种;CNKI、万方数据等数据库16个。形成以保障教学科研所需文献为主体,重点学科专业文献齐全,教育及艺术类文献为特色,兼顾人文素养提升,纸质与数字资源比例适宜,多学科共同发展的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3年,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沈阳师范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刊物。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培养优秀人才、服务教学和科研为办刊宗旨;以传播学术、繁荣科技、面向世界、服务地方为办刊理念。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等方面的学术文章。重点栏目有“动物科学”“材料科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能源与环境”“食品与粮食”等;一般栏目有“理论与应用研究”。该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来源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曾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曾获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授予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曾获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授予的“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等称号;为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授予的“辽宁省一级期刊”。该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动物学记录》(ZR)、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A)、德国《数学文摘》(ZBMATH)、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PD)、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瑞典《国际开放获取期刊名录》(DOAJ)等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7年,从2018年第1期开始,该刊策划出一个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栏目——“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论坛”(分经济与管理研究专题、社会与文化研究专题),与2016年推出的“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栏目一起“比翼齐飞”。同时,“教育学视界”“文学综论”“法学视点”“经济理论与实践”“管理前沿”“心理学探微”“哲学动态”“政治广角”“语言学论坛”“民族与社会”“文化与传播”等各个栏目,也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开设专题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论文期刊

沈阳师范大学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沈阳师范大学秉承开放办学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创新机制、提质增效,拓展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深度合作。截至2023年12月,沈阳师范大学与五大洲33个国家及地区的170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1个,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3个;设有黎巴嫩、约旦、乌克兰海外孔子学院3所、巴基斯坦网络中文课堂1个、俄罗斯中文学习测试中心1个;部级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部级国别区域研究中心1个,中国-欧亚大学文化艺术教育国际联盟1个,现代农业产业学院1个、塔吉克斯坦胡占德现代农业墨子工坊1个;获批国家民委欧亚俄语国家文化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接受单位、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单位、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黎巴嫩、约旦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单位和来华分会会长单位、辽宁省中外合作办学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高校、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政府外事交流员接收和派出单位、辽宁省“两岸大学生交流基地”。

沈阳师范大学联合办学硕士

沈阳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博士

沈阳师范大学更多介绍

校园环境


梵玲湖和徕贤湖

梵玲湖和徕贤湖水域风光各具特色而又浑然一体,成为沈师学子陶冶情操的圣地。梵玲湖上成群的鸭子在嬉戏,伴随着音乐学院歌声悠扬,湖畔四处繁花随微风摇曳生姿。近千棵白杨密植,意在鼓舞青年像白杨一样正直挺拔、积极向上。清晨,勤劳的园丁为校园的绿化默默地耕耘着,远远还会听到朗朗书声。


生态乐园

生态乐园里,有鸽子、孔雀、火鸡、松鼠、黑天鹅等动物,其中,两只黑天鹅是从山东菏泽引进,深受学子喜爱。


孔子圣像

伫立在图书馆的南侧,他时刻勉励着师生,厚德载物,立德树人。


沈师赋

沈师赋记录沈阳师范大学的历史发展。


校门微缩景观园

师大七十余载发展史的缩影,是沈师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雕塑园

司徒安的作品,用辽宁特色的材质再度呈现。


古生物博物馆

古生物博物馆筑面积19000多㎡,由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和沈阳师范大学联合共建的的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坐落在校园内部,建筑南侧的拱形建筑代表的是一个巨大的恐龙身躯,而下方的球体是恐龙蛋。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