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刑警学院”,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本科高等院校,是公安部技术侦察干部培训基地、公安部禁毒警察培训基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确定的“全军保卫部门刑事侦查骨干培训基地”,被誉为“中国刑警的最高学府”。承担公安部下达计划的刑事侦查、刑事科学技术骨干人才培训班,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全国专业师资培训班等培训任务;军队保卫部门和全国各省市公安机关、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委托举办的各类岗位培训班。开展侦查学和警犬技术函授本、专科学历教育。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48年5月的东北公安训练队,历经东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公安部人民警察干部学校等发展阶段。1981年11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扩建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成为中国第一所开展公安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的公安院校。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基础教研部物理教研室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


据2024年11月,学校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775亩。教职工837人,其中专任教师464人(教授76人,副教授144人,博士学位教师222人),在校本科生7209人,研究生1482人。设有7个教学型二级学院,3个管理型二级学院,开办13个公安本科专业、设有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医学、国家安全学5个一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837人,其中专任教师464人(教授76人,副教授14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2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1人,全国公安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教官)14人,全国公安教育工作成绩突出教师4人,全国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特长专家16人,全国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库成员30人,公安部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2人,公安部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16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辽宁省优秀教师8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辽宁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4人,辽宁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2人,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党员5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百层次3人、千层次6人)。同时,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省部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6个,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个。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部分师资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院系专业

院系设置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7个教学型二级学院,3个管理型二级学院,开办侦查学、治安学、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公安情报学、涉外警务、警犬技术、技术侦查学、反恐警务、刑事科学技术、公安视听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数据警务技术等13个公安本科专业。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项目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博士项目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设有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医学、国家安全学5个一级学科,法律、警务、应用心理、公共管理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公安技术一级学科”“公安学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科研平台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3个、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校示范实训基地1个。牵头组建的“辽宁网络安全执法协同创新中心”是公安院校首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新时代犯罪治理研究中心”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与公安部刑侦局合作建设“全国新型犯罪研究中心”并获批分中心,是东北地区唯一服务于国家打击治理新型犯罪的智库。




研究成果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团队)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77项。并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8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43项。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博士后项目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 96 万余册、电子期刊 46 万余册、电子图书 20 万余册,形成了以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为主,兼顾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体系。图书馆现有1 个总馆、两个分馆,生均座位 0.28 个,生均纸质图书 101.02 册,年图书流通量达 38330 本次,形成了以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为主,涵盖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兼顾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体系。




学术期刊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83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主办,以反映和介绍公安学、公安技术和刑事法律研究成果为主要理论特色,设有“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犯罪学与犯罪侦查”“公安学与公安管理”“刑事科学技术与法医”“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等固定栏目。该刊入选清华大学《法学一级学科最重要学术期刊、重要学术期刊和集刊名录》,并被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列为“C类重要期刊”,被一些公安本科院校列为“重要期刊”。


《中国刑事警察》是公安部刑侦局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联合创办的侦查类工作指导性期刊,1989年创刊,设有“专稿”“支队长论坛”“刑警大讲堂”“案件现场”“工作研究”“侦查对策”“以案说法”“办案指导”“大案追踪”“风采录”等栏目。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论文期刊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公安部刑侦、经侦、技侦、禁毒等业务局开展全面合作,与湖北省公安厅、广东省公安厅、辽宁省公安厅开展全面合作,与沈阳市公安局、沈阳铁路公安局、沈阳海关缉私局开展“同城一体化”合作,实现了教学、科研、办案与公安实战的无缝对接。此外,学院与公安部第一、第二、第三研究所,以及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等高科技企业合作,并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举办“公安厅局长走进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百城刑警走进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真人图书馆”等活动。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24个国家及地区的40个高等学校和警察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公安部和商务部确定的“外国警察培训承办单位”“中国—欧盟警务培训项目承办单位”,先后为六大洲100多个国家培养了3000余名刑侦技术人才。


学校每年以不同主题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与英国奥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联合开展了双学士学位校际交流项目,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2017年,学院外国留学生教育资质正式获批,成为首个开展警务硕士留学生教育的部属公安院校。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联合办学硕士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联合办学博士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更多介绍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有塔湾、白山路、蒲河3个校区,占地面积775亩。


塔湾校区

该校区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83号。


白山路校区

该校区位于沈阳市于洪区白山路4号,距离塔湾校区约4.5公里,紧邻黄河大街、沈阳二环快速路,交通十分便捷,位于陵西地铁站和三台子地铁站之间。白山路校区周边配套齐全,拥有中粮广场和三台子两个商圈,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武警辽宁总队医院、沈阳市大众医院为邻。


蒲河校区

该校区位于于洪区沈北西路116号,紧邻蒲河生态廊道和丹阜高速造化收费站,占地386亩,建筑面积36268平方米。校区内建有综合楼、教学楼、学生公寓、警体馆、餐饮中心及公安部沈阳警犬基地功能用房。




校园环境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楼宇遵循功能命名,道路命名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底蕴。


塔湾校区

该校区道路命名遵循“文武兼修、明德致远”的理念,以“崇文”“明德”“修武”分别命名三条主要南北向道路,喻指警院人内外兼修、德才兼备;以“致远”“修远”“明远”“识远”“行远”分别命名五条主要东西向道路,喻指警院未来踔厉奋发、通达致远。


白山路校区

该校区道路命名为“建功”“致学”,强调警院学子在求知路上专心致学,在从警路上建功立业。


蒲河校区

该校区东西向前四条道路按照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命名,强调“思想”;南北向四条道路按照“笃行”“厉行”“知行”“敏行”命名,强调“行动”;东西向最后一条道路命名“平安”,强调师生强化思想引领、做到行动自觉,携手努力建设“平安中国”。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