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简称“八一农大(HBAU)”,位于黑龙江省,为黑龙江省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1958年7月19日,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创办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最初名为铁道兵农垦局农业大学,后改称铁道兵农垦局八一农业大学、八一农学院,由铁道兵农垦局领导。1959年6月,学校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正式命名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归农垦部直接领导,并改为全日制办学。1971年1月,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下令将学校撤销。直到1978年10月,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得以恢复办学。2002年12月31日,黑龙江省政府正式做出同意学校迁建至大庆市的决定。办学至2002年,学校共有涉及3个学科门类的7个硕士点,本科专业也增加到22个。2005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总占地132.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89万平方米,建有12个本科学院,共50个本科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64亿元,建有29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学校建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现有教职工1463人,学生人数约20500人。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463人,其中专任教师1067人,教授196人、副教授3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39人,占比41.1%;海外经历累计1年以上教师128人,占比12%;拥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龙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省杰青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农业农村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现有93名省级高层次人才;建有4个科技部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黑龙江省杂粮绿色生产及食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头雁”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先后聘用“双聘院士”2人,“王震讲座教授”22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39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部分师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院系专业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建有12个本科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等教学机构,学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共50个本科专业。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硕士项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博士项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建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点;省重点学科群1个,省重点学科4个,省重点建设二级学科1个,省“双一流”特色学科2个;“杂粮生产与加工”“玉鹅种养生态农业”2个省“双一流”特色学科,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学科2023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博士后项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建有国家杂粮工程技术中心、新农村发展学院,教育部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9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9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




研究成果


自2016年到2024年5月,学校承担国家、省部项目共计478项,各级部门科研经费共计4.77亿元,并取得科研成果18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奖励185项;先后3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2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10次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图书馆现有图书223.6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30.027万册。农垦系统出版的文献收藏较为齐全,是世界联合国粮农组织定点赠书收藏馆。另外,学校现有电子图书93.603万册,中外文学习资源及共享平台数十种。电子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学位论文、课程资源、报告资源等。数据库包含博看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NextLib网络文献全文数据库、中科UMajor大学专业课学习数据库(试用)、NoteExpress Web青提学术文献管理与检索系统、笔杆网查重数据库等。




学术刊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于1981年,双月刊。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自然科学类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农业科学、农业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畜牧兽医、计算机应用、农业经济管理、自然基础学科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


学报(刊号:CN23-1275/S,ISSN1002-2090)于1997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1999年加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中心。2001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确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是《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学报与中国知网(CNKI)、中国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签订合作协议,学报论文被上述电子数据库全文收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论文期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韩国、日本、印度、乌克兰、波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近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与合作。学校是“中俄寒地农业大学联盟”“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和“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之一;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实施本科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济州大学、日本山形大学等国外高校实施交换生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实施“中加合作食品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与印度UAS大学实施中印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与近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累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6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联合办学硕士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联合办学博士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介绍

校园环境


王震将军像

王震将军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1993年3月12日,王震将军因病逝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建校35周年之际,学校按照王震将军最后一次回校合影时的形象,制作了一尊老校长的汉白玉塑像,立于教学主楼前的广场上。2003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整体搬迁到大庆市。在崭新的校园里,学校再次为老校长立起一座精心制作的铜像。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