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南京工程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15年创建的同济医工学堂附设机师科,及1946年创建的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前者1951年迁至南京并于1993年更名为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后者于1992年更名为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于2000年从原国家电力部划转至江苏省管辖。2000年,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南京工程学院。2001年4月,原核工业部管辖的南京工业学校并入其中。2011年,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4年6月18日,南京工程学院拟立项为2024年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84.4万平方米,有21个教育教学单位,73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300余人。有教职工2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528人。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南京工程学院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有教职工2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528人,外籍教师1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有191人,外聘教师320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计划”创业人才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双创博士”63人、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42人次、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人102次。

南京工程学院部分师资

南京工程学院院系专业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21个教育教学单位,开设73个本科专业。

南京工程学院硕士项目

南京工程学院博士项目

南京工程学院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73个本科专业,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南京工程学院博士后项目

南京工程学院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建有国家级电力仿真与控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天印梦工场”等国家级学科科研平台5个;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智能制造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中心等省级学科科研平台21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近五年获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技奖41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634项,科研到款额超8亿元;授权发明专利1490项,转化专利692项,获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江苏)基地分基地、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省知识产权贯标示范高校、省专利转化专项实施单位和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有机械、能源动力和艺术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建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4个。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图书馆有馆舍面积3.85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室、自修室、研讨室等各类服务空间13个,总阅览座位3500多席,累计馆藏纸质文献225万余册,印刷型期刊2410种,中外文电子图书305万余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6万余种,各类数据库65(含子库)个。馆藏文献以工科为主,兼及人文社科、管理、艺术学科等,形成了以机械、材料、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电力、通信、建筑、车辆、经济、艺术与设计为主的馆藏特色。




学术期刊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有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两种。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98年,季刊,专题名称为教育综合。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中显示:2022版A刊入库。为省二级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南京工程学院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办刊宗旨,弘扬人文和科学精神,倡导唯实求真的文风,促进学术交流,服务社会。主要刊登政治、社会、语言、文学、艺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2003年,季刊,专题名称为综合科技B类综合。为江苏省一级期刊,获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南京工程学院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办刊宗旨,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文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传播科技信息,促进学术交流。服务于社会,成为学校展示学术研究和科技成果的窗口,主要刊登机械、电气信息、热能与动力、自动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通信、材料、仪器仪表、土木建筑、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

南京工程学院论文期刊

南京工程学院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与德国、英国、美国、芬兰、荷兰、瑞典、新西兰、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受到社会和电力行业普遍认同;与奥卢大学联合举办芬兰第一个非独立法人性质的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工程学院奥卢学院”,开辟了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国内合作


南京工程学院与中机联、中电联、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燕山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进行战略合作。重视做好校友工作,组建20个地区校友联谊会,成立数控行业校友分会等学科专业校友组织,引导广大校友关心支持母校发展。

南京工程学院联合办学硕士

南京工程学院联合办学博士

南京工程学院更多介绍

校园环境


学校位于南京江宁方山风景区,占地近3000亩,湖光鹭影的现代化、生态型、花园式校园,环境优美、设施优越。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学海湾

学海湾的风景从不让人失望,这里留下过无数小伙伴拼搏的身影,这里见证了岁月的流逝,也见证了南工程学子的成长。


天印湖

面积近500亩的天印湖,主要由东西两湖组成。东湖有著名的白鹭自然保护区,寒来暑往,冬去夏至,大批白鹭被吸引来此,时而徜徉湖中,时而栖息岛上。一印湖水,映射天边的彩霞;一行白鹭,掩映自然的和谐。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