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IT),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是江苏省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项高校和首批启动高校,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培育院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高校,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学校始于1978年创办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1979年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常州市职业大学更名为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批准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辽河路校区、会馆浜路继续教育学院和长江路科技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近15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设有20个教学单位,开设57个本科专业;有在职教职工1413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7091人。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常州工学院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413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20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超56%)、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0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0余人;拥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教学名师”、省“333工程”培养人选和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190余人次,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7个。

常州工学院部分师资

常州工学院院系专业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9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开设57个本科专业。

常州工学院硕士项目

常州工学院博士项目

常州工学院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4个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

常州工学院博士后项目

常州工学院学术资源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9月,学校获批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常州市重点实验室9个,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建有3个行业联合创新实验室。累计建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30个。拥有2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有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有融研发、生产和实践于一体的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常州工学院大学科技园以及数控技术应用及装备、软件、建筑工程技术等10个校内产学研一体化中心。拥有23个社科研究智库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9月,学校近五年以第一申报单位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74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5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9项,授权发明专利316件,牵头、参与制定各类标准28项,纵横向到账经费近7亿元。


2020年2月至3月,学校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课题立项7项。




馆藏资源


据2024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常州工学院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阅览座位数2千多个。有纸质图书140余万册、馆藏纸质电子图书40余万种、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320余万种、电子期刊8200余种、各类数据库29个、订阅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近50种。




学术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

《常州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常州工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学、经济管理等学术论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3年11月,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常州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哲学、法学、文学等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常州文化、四海论坛、高晓声研究、文学、艺术、成语文化、翻译研究、语言文字、法律社会、教育纵横等。

常州工学院论文期刊

常州工学院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9月,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留学江苏”目标学校,招收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与美国、英国、德国、丹麦、日本等国家以及澳门、台湾地区的60多所高校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学分互认、合作办学等领域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共同举办了软件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获批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常州工学院赫特福德学院,机构首期开设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三个专业。获批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1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设有中德亚琛中心(筹),拥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项目“常州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先进成型与智能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项目“中德亚琛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国际化平台和项目。

常州工学院联合办学硕士

常州工学院联合办学博士

常州工学院更多介绍

校区情况


辽河路校区

该校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666号。


巫山路校区(2024年6月停用)

该校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巫山路1号,2024年6月学校辽河路校区二期建成投入使用,巫山路校区学院全部搬入辽河路校区,原巫山路校区将由常州市政府改造后另作他用。




校园环境


图书馆

该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阅览座位数2千多个。共设15个藏书阅览区,实行藏、借、阅、检、管一体化开放式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及管理工作通过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实行全流程管理。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