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Jiangsu Ocean University),简称江苏海大(JOU),坐落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江苏省主管的全日制本科高校,是江苏省首批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该校被遴选为“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是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高校、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高校、全国涉海高校教务联盟理事高校。


江苏海洋大学前身是1985年创办的淮海大学(筹),1989年教育部批复为淮海工学院。学校海洋教育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民国农商部与江苏省合办的海州渔业技术传习所。1958年,锦屏磷矿技术学校、新海连水产专科学校、新海连制盐工业学校相继成立。1998年至2002年,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201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7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7月,学校由淮海工学院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苍梧、通灌、宋跳、墟沟4个校区,总占地2193.83亩,校舍面积65.71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有专任教师1391人,有教职工17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名、研究生2100余名。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江苏海洋大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1700余人,专任教师139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72人,具有博士学位637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1人,江苏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江苏省双创博士(世界名校类)37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高校青蓝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省部级人才工程232人次;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5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及人才团队11个。1位教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00余位教师被国内外高校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学校聘请了蒋兴伟院士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

江苏海洋大学部分师资

江苏海洋大学院系专业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20个学院,学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农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

江苏海洋大学硕士项目

江苏海洋大学博士项目

江苏海洋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海洋科学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生物工程、药学等4个学科被列入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江苏海洋大学博士后项目

江苏海洋大学学术资源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省级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省军民融合发展智库及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9个。2021年5月,江苏海洋大学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6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奖2项。




学术期刊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90年,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海洋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刊登专家、学者和高校教师较高水平的理论学术成果,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法律、文学、文艺理论、语言、艺术、经济与管理、新闻与大众传媒、社会学、历史与文化、村官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主要特色栏目有“马克思主义与现当代中国”“西游记研究”“‘村官’研究与实践”等;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高校学术文摘》资料库的收录源之一。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5年,是由江苏海洋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较高水平的学术科研成果,内容涉及数理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化学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食品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以及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该刊是《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电子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刊,是《CEPS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剑桥结构数据库》(CSD)、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源刊。




图书馆藏


截至2024年5月,江苏海洋大学图书馆由本部馆、通灌分馆与宋艞分馆组成,馆舍总面积23154平方米,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9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电子图书102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4.3万种,博硕士学位论文656万篇。购置了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EBSCO、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读秀知识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软件通视频数据库等数字资源,自建海洋专题数据库。

江苏海洋大学论文期刊

江苏海洋大学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坚持以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为突破,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搭建高端平台。学校目前已与多所国外高校签署教育与科研合作协议,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数十所高校保持友好往来。与乌克兰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合作,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江苏海洋大学马卡洛夫海洋工程学院。学生海外学习项目运作良好,来校留学生规模稳步提升。

江苏海洋大学联合办学硕士

江苏海洋大学联合办学博士

江苏海洋大学更多介绍

校区情况


江苏海洋大学有苍梧校区、通灌校区、宋跳校区和墟沟校区4个校区。


苍梧校区

该校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坐落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西游记》文化发源地花果山西麓,总占地2193.83亩,校舍面积65.71万平方米。


通灌校区

该校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通灌南路108号,校园面积约200亩。校区内有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并备有计算机房、语音室、多媒体、学生食堂、清真食堂、体育馆、塑胶田径场等办学所必需的基本设施,总建筑面积94382㎡。


宋跳校区

该校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昌生路2号。




校园环境


文达楼

文达楼是江苏海洋大学地标性建筑,也是苍梧校区的主楼。江苏海洋大学的学子们称之为“火箭楼”。该楼设有教室和一些二级学院的办公场所。


至善楼

通灌校区最具标志性的建筑至善楼。至善楼和明德楼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了一小片建筑群。作为通灌的最高建筑,至善楼设有电梯,一到四层为学生提供临时借用的活动教室,许多大型会议也是在此处举行。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