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Qingdao University),简称青大(QU),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后变更为青岛医学院),1950年举办的青岛纺织技术训练班(后变更为山东纺织工学院),1951年组建的青岛教师业余进修学院(后变更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和1985年建立的原青岛大学。1993年,青岛大学由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等合并组建而成。1994年,青岛大学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学校入选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655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有教学、科研用设备6万台件;设有28个学院和青岛医学院,有备案本科专业89个,2023年招生专业7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型31种;博士后流动站1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有教职工379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教授464人、副教授895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青岛大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青岛大学教职工379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教授464人、副教授895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87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93人次。博士学位的教师1877人,博士化率71%。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青岛大学部分师资

青岛大学院系专业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青岛大学设有34个学院和医学部,有备案本科专业89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

青岛大学硕士项目

青岛大学博士项目

青岛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青岛大学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点1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型3种;一级学科硕士点4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型31种;博士后流动站1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B类潜力学科1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高峰学科1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培育学科3个,山东省一流学科8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个;13个学科相继进入全球排名前1%;25个学科入选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28个学科入选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17个学科入选USNews2023年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

青岛大学博士后项目

青岛大学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青岛大学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0个。




科研成果


2020年,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岛大学董蒨教授领衔的创新团队完成的“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化”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山东省外科领域取得的第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创新团队研发出基于小儿三维可视化医疗设备,建立了海信数字化手术室,进而形成人类数字肝脏大数据平台,并以此为技术核心,构建了儿童肝、胆、胰肿瘤精准治疗体系,运用数字肝脏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出新的肝段分型及各年龄段平均肝体积。该成果实现了由传统手术向精准医疗的根本转变。


2022年,青岛大学共获得各类国家级科技立项18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7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项目)6项,子课题11项,军工项目5项,国家级项目经费达到1.3亿元,首次突破1亿元。


截至2024年5月,“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53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7749篇,SSCI收录论文1426篇、CSSCI论文1463篇;获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01项;获授权专利2275项。




馆藏资源


青岛大学图书馆馆舍分布于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登州路校区。青岛大学浮山校区图书馆于1993年投入使用,是当时山东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山东省最早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图书馆之一。青岛大学图书馆曾被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批准为虚拟参考咨询和原文传递的示范馆;被教育部calis管理中心授予“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优秀示范馆”;被calis山东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授予“文献传递服务一等奖”“外文期刊检索利用二等奖”“虚拟咨询服务三等奖”。


青岛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期刊与电子文献资源种类繁多,藏书体系齐全,涵盖文、管、经、法、理、工、医等领域,收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书》《四库禁毁丛书》《传世藏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古代典籍;有《中华大藏经》《乾隆大藏经》和《大正大藏经》为代表的一系列宗教类书籍;有《域外汉籍珍本文库》《韩国历代文集丛书》《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等一大批东亚文化研究典籍;有《新格鲁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和《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等艺术类研究丛书。截至2023年5月,青岛大学共有馆藏图书328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




学术期刊


截至2023年5月,青岛大学主办有8种学术期刊,包括《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精准医学杂志》《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等。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1988年创刊,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主要发表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纺织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学、经济管理等学科的研究论文和前沿领域综述,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龙源数据库、超星数据库、长江文库、台湾华艺、中国数学文摘、美国化学(CA)、英国INSPEC、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数据库收录。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于1986年创刊,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工程技术类学术刊物,大16开本,季刊,在中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研究论文和前沿领域综述,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录刊源,并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网络版)》(CSA)、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等收录。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于1957年创刊,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医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反映青岛大学及所属院、所的科研、医疗、教学的新成果、新技术,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文摘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


精准医学杂志

《精准医学杂志》是2017年7月由《齐鲁医学杂志》更名而来,上中国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中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精准医学领域研究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该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扩刊版)、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扩刊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期刊,于2022年起被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收录。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于2004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创刊的,季刊,在中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发表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在不同领域的最新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也适当刊登综述与评论、学术动态等文章,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8年,是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主办、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该期刊辟有文学研究、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等传统栏目,以及东学西渐、东方文化、学术自述等特色栏目,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并长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全文收录。


影像技术

《影像技术》杂志创刊于1989年,是由山东省教委主管,中国感光学会和青岛大学联合主办,青岛大学影像技术与数据科学研究院专业支撑,公开发行的影像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是中文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化学文摘、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等收录,曾获得Caj-cd规范获奖期刊、天津市优秀期刊和中国轻工业优秀期刊。


山东高等教育

《山东高等教育》于2013年12月创刊,是由青岛大学主办的社科教育类学术期刊,辟有改革与治理、就业与创业、教育与经济、国外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史、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大学精神、学生事务、教师教育、高职教育、当代教育家思想研究、研究生教育等栏目。在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公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中,该杂志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教育学扩展期刊。

青岛大学论文期刊

青岛大学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交流


青岛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学校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202所院校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建立师生交流、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项目200余个。在中国国外建立孔子学院(课堂)2所。留学生生源国96个。青岛大学合作高校有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德国慕尼黑翻译学院、法国里昂实用美术学院、南安普顿大学、圣荷西州立大学、福冈国际大学、檀国大学等,合作领域包括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互换交流、暑期或1-3学期的访学与实践项目、教师交流、国际会议、科研合作、国际中文教育等多项。




中国合作交流


青岛大学成立服务青岛办公室,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行业协会等单位的联络沟通,开展交流合作,办公室挂靠发展规划处,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全校服务青岛工作,牵头推进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动落实已签定的校级各项合作协议;对学院、部门开展服务青岛工作发挥指导职能。青岛大学与青岛市共建了青岛企业家学院、青岛律师学院、青岛社会工作学院。


青岛大学为2022年1月13日揭牌成立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的实施主体,主要培养熟悉上合组织国家国情、通晓国际规则、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型经贸人才,助力多边经贸发展。据2024年4月30日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先后开展了国际物流运输、跨境电子商务等援外培训和经贸培训28个班次,覆盖43个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000多人次。




两岸合作交流


青岛大学自1999年起,与台湾中原大学开展学生交流项目。2004年,学校与台湾实践大学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同年,学校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2006年,学校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和交通大学开展学生交流。

青岛大学联合办学硕士

青岛大学联合办学博士

青岛大学更多介绍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青岛大学有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松山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655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


浮山校区

浮山校区位于青岛市宁夏路308号,以综合型为主,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为主。


金家岭校区

金家岭校区位于青岛市松岭路93号,主要学科有经济、金融、管理等,围绕国家级金融财富中心打造商经特色,培养本科生为主。


松山校区

松山校区位于青岛市登州路38号,以医学教育为主,培养研究生、博士生为主。




校园环境


青岛大学有体育馆、图书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设施;有百卉广场、思涌泉、百木园、香港回归纪念钟等景点。


青岛大学体育馆

青岛大学体育馆是青岛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和大型文体活动中心、体育人才培训基地,于2005年6月落成使用,位于青岛市香港东路与宁夏路交口处,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5000人,可满足各类体育赛事及大型集会。青岛大学体育馆由中国著名体育建筑大师梅季魁设计,建筑形象以“海之韵”为主题,浪花的外形象征青岛大学蓬勃向上的发展前景和乘风破浪、勇作时代弄潮儿的开拓精神,是青岛双星篮球俱乐部参加NBL、CBA联赛主场比赛的场馆,曾经举办过第29届残奥会残奥帆赛闭幕晚会等重要活动。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