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拥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省部共建研究平台、共建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工程实验室9个,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6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山东省外事智库4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有山东省高校优势科研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2个,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16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全国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省部级奖励169项;获批国家级课题339项,省部级课题91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255部。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30余次。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攀升,获得发明专利390余项,转移转化6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6亿余元。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9月30日,学校图书馆有两座馆舍。西校图书馆建筑面积 23000 余平方米,设有书库、阅览室、学术报告厅、目录厅、办公室等;东校逸夫图书馆建筑面积 26500 平方米。学校有纸质藏书266.9万册,订购中外文期刊204种,电子图书383万余册,电子期刊137万余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近50个。
学术期刊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山东省教育厅主管、聊城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1988年创刊,199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原名为《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随学校更名改为《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超星等国内大型数据平台的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编辑学会等会员期刊。
期刊为双月刊,大16开,110页,邮发代号:24-29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7-1418/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6634。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山东省教育厅主管、聊城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
期刊前身为《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创刊。2002年,聊城师范学院更名为聊城大学,《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即更名为《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主要刊登哲学、政治、经济、管理、教育、法律、历史、文学、语言、区域社会文化等学科类别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哲学研究、政治研究、经济研究、法律研究、教育研究、文学研究、历史研究、语言研究等。
期刊已加入中国期刊方阵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论文数据网、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在线全文数据库(CEPS)、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资讯机构,本刊刊发的有关文章可在上述资讯数据库核查。
期刊为双月刊,大16开,156页,逢单月15日出版。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121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7-1401/C,国内外公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