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河南工大(HAUT)。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高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工学、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1计划建设高校、教育部“高校学科领域优先发展”规划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郑州机器制造学校。中央粮食干部学校诞生于北京,1960年迁至郑州,相继更名为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国家粮食部、商业部等;郑州机器制造学校则相继更名为郑州机械专科学校、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机电部等。1981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两校转为河南省管理,2004年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共建高校。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高校创建行动计划。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莲花街、嵩山路和中原路3个校区,占地2764.5亩,设有22个学院,开设73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专任教师1982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2760人,研究生3782人,留学生138人。学校构建集储运、加工等于一体的完整学科体系;拥有中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河南工业大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8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885人,博士学位教师1053人;硕士生导师896人,博士生导师95人。汇聚了发达国家院士、双聘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314名;省级及以上高层次教学、研究团队30个。

河南工业大学部分师资

河南工业大学院系专业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9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开设73个本科专业。

河南工业大学硕士项目

河南工业大学博士项目

河南工业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学科群入选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1个学科群入选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培育建设名单,3个学科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建设学科,1个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1个学科入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4个学科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排名全球前1%。

河南工业大学博士后项目

河南工业大学学术资源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58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0个地厅级科技平台;77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




建设成果


学校在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1986年国家科技攻关奖励大会上获国家奖励5项。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1项,主持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71项;主持制修订国际和国家行业标准300余项,其中3项国际标准,主导国际话语权;编制规划、决策咨询报告300余项。


学校在中国气调储粮理论及技术、储粮昆虫分类学、磷脂粉末化技术及理论、粮食散体物料压力理论、筒仓防爆技术、低温陶瓷结合剂超硬磨具、高温树脂结合剂超硬磨具、柔软耐水砂布等研究方面,诞生了一批中国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

据2023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获国家质量标准贡献奖一等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74项,承担省部级科技项目619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49项,授权发明专利205项;SCI、EI等收录论文2298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65部。


2021年11月3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河南工业大学参与由河南省主持完成的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0月,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93万册,电子图书118万册,报刊476种;有包括SCI、EI、CNKI在内的中外文数据库50个,其中中文数据库37个,外文数据库13个。




学术期刊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创刊于1980年,创刊刊名为《郑州粮食学院学报》,2000年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更名为《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双月刊。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该刊于2005年1月创刊,为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固定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学技术期刊数据库固定收录期刊,中国台湾CEPS数据资料库固定收录期刊。


《粮油科技(英文)》

《粮油科技(英文)》期刊是中国第一本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食品工业类英文期刊,于2018年1月正式出版。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Computational Life Sciences》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Computational Life Sciences》(交叉科学:计算生命科学),是SCI期刊。该刊编辑部设在学校,隶属于学校学报编辑部。

河南工业大学论文期刊

河南工业大学合作交流

政产学研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是“全国粮食行业(郑州)教育培训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开展校研合作;与郑州市、周口市、鹤壁市人民政府和省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开展校地合作;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上海良友集团、双汇集团、三全集团、思念集团、许继集团、贵州达众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作为股东高校之一发起组建了河南省大学科技园,与社会共建了“河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院”、“河南产业发展研究院”等。




国际合作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6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分别是与英国雷丁大学举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专业,与英国班戈大学举办的“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中国台湾中原大学举办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美国中阿肯色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韩国仁荷大学、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建立校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粮油食品科学与技术发展论坛”、“计算化学国际研讨会”、“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等国际学术会议;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承办单位,已培训来自108个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近3000人。

河南工业大学联合办学硕士

河南工业大学联合办学博士

河南工业大学更多介绍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9月,河南工业大学具有现有莲花街、嵩山路和中原路3个校区,占地2764.5亩,建筑面积101.3万平方米。


莲花路校区

河南工业大学莲花路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100号。莲花路校区为主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2154亩,校区内设有实习工厂、图书馆、粮油食品学院楼、土木建筑学院楼、材料电气学院楼、行政办公楼、艺术楼、工程实验中心等教学实验区域,以及学生公寓、学生一餐厅、洗浴中心、风雨操场、室外塑胶田径场、排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生活公共区域。学校内粮油食品学院、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大部分学院在该校区开展教学工作。


嵩山路校区

河南工业大学嵩山路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嵩山南路140号。校区总占地面积248.44亩,总建筑面积142200.93平方米。校区有体育训练馆1座,标准普通田径场1个,篮排球场8块,网球场1块。校区内有两个学院,明德书院和教育培训学院。


中原路校区

河南工业大学中原路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西路195号。校区总占地面积94.5亩,建筑面积4870平方米。截至2023年8月,中原路校区已对外出租。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